中/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会议 | 正文

2024-04-19 星期五

浙江大学学科汇聚系列论坛之“生态文明计划”——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信息发布人: 信息发布时间:2019-06-29

浙江大学学科汇聚系列论坛之“生态文明计划”
——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年6月28日,浙江大学学科汇聚系列论坛之“生态文明计划”——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大楼成功举行。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社会科学研究院等部门负责人,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环资学院的师生,和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3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两山”转化、环境监管、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会议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教授主持。

 

  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徐贤春介绍了浙江大学“创新2030计划”的背景及当前的进展,表示创新计划要探索有效集聚多学科人才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新模式,努力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前列奠定坚实基础。环资学院副院长陈丁江详细介绍了生态文明学科会聚计划的基本背景、研究内容、团队组成等情况。
 

  在学术报告环节,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张环宙教授、宁波大学商学院谢慧明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张自斌副教授、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杜立民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方恺研究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张环宙教授基于休闲旅游业发展视角,研究提出“两山”转换的浙江路径和机制。他认为,浙江省两山转换的精神实质是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思路是现代化绿色跨越发展,并从顶层设计、产业转型、市场机制、体制保障四方面深入探讨了浙江“两山”转化的实现机制。

 

  谢慧明教授就千岛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探究淳安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对于千岛湖“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他结合多年课题研究经验,揭示了淳安从冲突到共保、从共保到补偿、从区内补偿到区际补偿、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发展、从浅绿发展到深绿发展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张自斌副教授基于我国城市层面污染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脱硫电价政策为火电厂提供了较强的动机去投资脱硫环保设施并高效运行这些设施,从而使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他对脱硫电价政策影响火电厂行为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丰富了激励导向的环境监管研究文献,也为环境监管和产业组织的相关文献提供了新的例证。
 

  杜立民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电力行业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火电企业环境效率及前排成本估计研究至关重要。他基于2004和2008年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估计了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技术效率、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并考察了企业性质、技术进步、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发电企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碳减排成本的影响。
 

  方恺研究员聚焦“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地区,在资源环境压力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评价的基础上,对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权衡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他对利用投入产出方法,估算了“一带一路”国家的水足迹、碳足迹等,探讨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期探寻资源环境最小损害代价下的“一带一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路径,并为在全球层面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政策依据。
 

  会上,与会专家还就各报告及生态环境学科交叉进行了讨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卡教授等先后介绍了研究工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悉,本次会议是我校学科汇聚系列论坛之“生态文明计划”系列学术会议第二次会议,是积极落实“浙江大学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简称“创新2030计划”)和深入“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会聚研究计划”(简称“生态文明计划”),全面推动环境、生态、资源、能源、化工以及相关人文社科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作为“生态文明计划”重要成员单位,将继续发挥好高端智库作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相关优势学科领域交互探索和融合创新,力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智慧,更好地为学校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中心动态

学术会议

上一页    |     /    |   下一页    关闭   
此内容需登录后查看
账号  
密码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