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 正文

2024-03-29 星期五

“高效稻鱼共生系统”西部示范与推广现场会在贵州湄潭召开

信息发布人:CAWD 信息发布时间:2008-09-12 浏览次数:574

中心动态

  9月11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效稻鱼共生系统”西部示范与推广现场会在贵州湄潭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曹玉书,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戴桂英、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肖庆华、科技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遵义市副市长陈梓泽主持。

  陈子辰对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长期关心和支持浙江大学服务西部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浙大将与贵大、遵义市、湄潭县共同努力,积极推广“稻鱼共生系统”,给西部农民带来实在的收益,促进当地社会发展。陈子辰认为,要进一步加快鱼苗孵化基地建设,加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把项目做大、做强、做响。

  曹玉书充分肯定了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和湄潭县的合作是东西部互动、促进人流、物流、科学流的良好模式。他认为,现场会开得很及时、很务实、很合适。“稻鱼共生系统”与湄潭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交相辉映,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西部大开发做了一件实事,找到了一条路子。

  曹玉书要求,一要充分认识稻鱼共生系统项目推广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兴农,推进科技成果转向产业化的具体体现,是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具体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重要途径;二要不断升华科技成果,针对环境气候、良种繁育、耕作制度等问题,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三要认真总结湄潭试点经验,积极稳妥地在西部地区推广,让更多的群众在这一项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要解放思想,在重视和依靠市场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生、鱼粮共存,是联合国联农组织认定的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西部现代高效稻鱼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是浙江大学校庆110周年期间确定的服务西部项目,并于2007年5月由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湄潭县政府联合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浙江大学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项目的启动。浙江大学选派多名技术人员指导湄潭稻田养鱼设施的改造、培训技术人员,并负责浙江青田鱼苗的运送和投放,同时还邀请贵州大学和湄潭的领导和专家到浙江青田考察学习。目前“高效稻鱼共生系统”已在湄潭示范5000余亩,每亩收获田鱼75公斤以上,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稻田养鱼,鱼吃昆虫杂草,稻田基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稻谷产量每亩还可增加20公斤左右,且价格每公斤提高0.6元左右。在湄潭试养的浙江青田鱼不仅保留了其固有的色泽鲜艳、形态优美、鱼鳞软、肉质细嫩、无泥腥味、观赏性等特点外,还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快、习水性好的优势。

  根据本次会议精神,项目组将抓紧编制西部推广实施的规划,争取国家部委的政策支持,加快“高效稻鱼共生系统”在贵州的推广,并积极稳妥推进云南、四川、重庆、广西、陕西等地的试点和推广。

“高效稻鱼共生系统”西部示范与推广现场会会场

 

会议代表在“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示范点参观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中心动态

学术会议

上一页    |     /    |   下一页    关闭   
此内容需登录后查看
账号  
密码  
登录   关闭